發布時間: 2021-03-09 16:06:16 信息來源: 駐德使館教育處
近期,德國聯邦職教所與德國勞動力市場與職業研究所聯合發布第六輪資格與職業預測研究報告。
該報告基于德國人口與經濟發展趨勢、教育系統人才供給及勞動力市場發展變化等方面數據信息構建分析模型,從職業(類)層面對勞動力市場到2040年總體變化趨勢做出預測。
報告顯示,到2040年,德國資格與職業將呈以下變化。
一、人口結構變化勞動人口總體不能滿足就業人口需求
德國人口將在2030年前后達到拐點。
人口總數到2030年將逐步增加,達到8410萬人,隨后將逐步減少,到2040年人口減少到8370萬。
與此同時,德國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隨著嬰兒潮一代進入老年人群,德國老年人撫養比快速提高。
到2040年,勞動年齡人口與70歲以上老年人的供養比例將從目前5:1降低為3:1。社會總負擔系數提高到接近57%。
從各職業大類看,37個職業大類中11個存在可支配勞動人口不能滿足就業人口需求的情況,特別是社會服務領域各職業、醫療健康類職業、非醫療類健康、美容保健以及醫療技術、幼兒教育、社會工作、家政職業及神職等,存在35.22萬勞動人口缺口,而企業管理與組織、金融服務、財會與稅務咨詢等勞動供給相對充足。
二、失業人口短期內增加,但長期將減少
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德國經濟產出倒退3年,導致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失業者增加,但長期看將下降。
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從2020年5860萬減少到2040年的近5340萬,減少近520萬。
勞動人口將從2020年4650萬減少到2040年的4470萬,減少180萬。就業人口將從2020年4510萬減少到2040年4370萬,減少140萬。
“嬰兒潮一代”今后幾年將陸續退出勞動力市場并騰出大量勞動崗位的同時,增加須供養人口數量,加劇社會老齡化。
健康行業將在2040年成為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并面臨勞動力瓶頸。
數字化深入推進,將導致企業爭奪計算機信息技術熟練工人、行家及專家人才的競爭較激烈。
三、德國從生產制造社會向服務社會轉變將繼續推進
商品制造3行業(含農林業)就業人口將從2019年的1090萬人減少到2040年的880萬人,在就業人口中占比也減少到20.1%(2019年23.9%)。
服務業(含交通與物流倉儲、企業服務等)就業人口將從2019年的3380萬人增加到2040年的3440萬人。
人口老齡化導致健康與社會福利保障領域就業人口增長,到2040年達到700萬人,成為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
由于勞動力需求長期遠超供給,健康與臨床護理以及老年護理行業將面臨人才短缺。
受人口結構變化因素影響,新增勞動人口有限,而同期退出勞動力市場人數將超出新增勞動人口數。
企業招聘諸如機電技術與自動化技術、能源工程以及水暖、衛生、空調等設備安裝方面合格人才將繼續面臨困難。
四、青年人對高級資格的追求到2035年達到拐點
2035年后勞動人口資格結構將保持穩定。
自2035年起勞動人口中41%(2020年45%)具有職業教育畢業文憑,28%具有晉升性進修(高級職業資格)文憑、學士學位或應用科學大學畢業文憑(DiplomFH)(2020年29%)。低技能勞動人口比例下降到2040年10%(2020年12%)。
而持學士畢業文憑或應用科學大學畢業文憑(DiplomFH)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占比則提高到21%(2020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