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5-05 16:12:39 信息來源: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上任五個月的德國教育和研究部長Bettina Stark-Watzinger接受德國成人教育研究所終身學習科學萊布尼茨中心主任Josef Schrader教授和知識轉移部負責人Peter Brandt博士訪談時,談及她的的工作計劃——她更愿意將教育部稱之為“多樣化機會部”——以及這對整個國家的成人和繼續教育意味著什么。
問:德國政府承諾改革的雄心,特別是教育領域的改革,你自己也宣布了“創新的十年”。成人教育界對你們教育部抱有很高期望。您的計劃是什么?從哪里開始?
答:在教育領域本立法期內,我們確定了許多目標。我們的目標是為人民提供最好的教育機會,不論其背景。我們要使人們參與和提升——這就是我為什么把德國教育和研究部叫作“多種機會部”。
我們的第一批項目之一就是改革學生貸款制度,因為它不再能夠反映現實——這是從與年輕人的許多對話中我得到的主要信息。資格標準的設計使得許多人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年齡限制不再適合,轉換學科的限制亦是如此;整個申請程序太官僚。我們希望學生貸款系統提供得更靈活,使更多年輕人能夠獲得教育和培訓。我希望這些改革能夠從這個冬季學期開始可以落實。
我們希望極大增加免稅額度,以及住房費用津貼,提高補貼的年齡限制到45歲。我們也將實施獨立于學生貸款的緊急援助機制,為學生提供危機情況下的經費支持,如covid-19。最后,我們還要引入針對學習者經費需求的支持部分,不論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以及基本兒童保險,這是聯盟協議規定的。
問:德國全國繼續教育戰略將繼續將成人學習與教育作為新的重點。如何促進這一方面?關注的主題是什么?會與合作伙伴共同實施這一戰略嗎?
答:在上一個立法期,重點在繼續職業教育和培訓;現在我們要更多重視普通繼續教育。使人們能夠閱讀、書寫和計算;數字技能;對德國的很好了解的知識——這些是關鍵技能,雖然不總是與具體的專業直接相關,但通常是在德國專業提升和促進的先決條件。
我們將在實施繼續教育戰略中更強調普通繼續教育,并將吸收新的成員參與一些領域。例如,我們正在考慮與公民和繼續教育提供者如成人教育中心,開展公開對話的過程。我們將首先搜集盡可能多的利益攸關方的觀點,然后制定路徑,以實現新的國家繼續教育文化。
問:德國政府已經在聯盟協議中宣布,確保教育服務的免稅政策將保持不變。你能在這里介紹具體步驟嗎?
答:教育部對確保盡可能多的人利用教育服務抱有極大興趣。當然,這依賴于這些服務的價格。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保持教育服務的免稅政策,避免公共教育服務的價格不惜一切代價的增長。
問:你將繼續實行簡化和加速承認對非正式、非正規和海外學習所獲得的能力的的目標。是否會擴大德國的ValiKom創制(德國對正規教育系統外獲得的職業技能的評估和證明)?
答:對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獲得的能力的承認、確認和認可(RVA)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關注點。它有助于那些沒有正規資格的人們融入教育和就業系統中。
通過這一創制,我們在整個德國32個地方提供30余種專業的培訓。當前,我們提供了標準化的程序以記錄和證明人們在一生的工作中獲得的職業能力。我們將繼續這一創制,直至2024年10月。
同時,我們要從這一創制上檢查今后將遵循的確認規律的選擇。這樣一個規律能夠規定認證過程。例如過程本身以及確認的條件。
下一步就是運用這一創制承認在海外獲得的專業資格。這里,我們引入了數字化的應用程序,從而簡化了過程。對過程的支持應可能,以使更多的人能夠申請他們在海外獲得的資格。為此,我們需要支持德國各州,因為認可是在那里實施。
問:你準備怎樣規劃繼續實施GRETA項目——它研發和試驗了承認和認可成人學習與教育教師能力的成果和過程?
答:作為GRETA項目的結果,是有試驗和測試工具的,可以直接用來對成人學習與教育的教師的專業能力的承認。其基礎是一個能力模型,描述了教師在繼續教育中應該能夠做什么,以便未來工作得更好。許多繼續教育和培訓提供者成功利用了這些工具對教師進行了培訓。這是一個很好的將研究結果轉變為實踐的例子。
問:你將怎樣完成當前正在開展的各平臺創新的融合(例如德國聯邦勞工部和社會事務部的全國在線繼續培訓項目與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職業培訓數字平臺)?是否會建立一個全國的教育平臺將上述的創新融合在一起?
答:我們已經觀察與教育有關的平臺的發展動力很久了。現在是實踐把這些單個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了。為此目的,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全國教育平臺類似一個生態系統,起到以基本標準和透明治理為基礎的作用。目標是提供連續的“學習路徑”,使學習者能夠自行不斷利用自我管理的教育數據。這將促進人們的獲得和參與教育過程。它還能夠使教育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變化成為可能:有時是學習者,有時是教師。
然而,現在重點是技術發展:在融資競爭中,出現了四個原型。基于此,我們現在正在對未來國家教育平臺的第一部分進行招標。為了讓平臺充滿活力,數字化職業培訓平臺競賽等舉措——成人數字化繼續教育的革新——是關鍵。當然,我們也與當前全國繼續教育平臺(NOW)密切交流。我們要開發新的國家教育平臺,如此,它從一開始就與NOW兼容。
問:成人教育界對你們宣布的正在計劃引入一個經費支持項目,以支持成人教育中心和其他非盈利教育機構,以支持它們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反應良好。它的基礎設施將是怎樣的,它將使誰受益,它的經費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答:德國聯邦16個州,直接對當地的成人教育負責,它們已經促進數字化方面若干年。包括創新教育機會以及為繼續教育機構裝備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我們正在盡力支持,沒有哪個州能夠靠自己承擔結構有效的項目。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VHS學習入口。這是國家基本教育和德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全國中央數字學習平臺,約有950,000名學習者。一個新的學習領域,數字化的基本教育,是當前開發的。以此,我們為讀寫算能力低的人群創造了新的學習提供方式,他們能夠使用數字設備。但他們發現很難從互聯網分清和評估信息。我們要沿著這條路徑繼續與各州一起。聯合各種力量并側重繼續教育中數字化的發展的共同目標的措施是重要的。
問:你將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答:我的看法,仍然有太多孤立的解決辦法,而沒有數字化時代設計成人學習與教育的統一思想。人們能夠怎樣獲得必須的數字技能?成人愿意在哪里怎樣學習?繼續教育機構應該把自己放在怎樣的位置上才能仍然與時俱進?我想與各州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問:與各州一起,你還要促進數字化卓越的成人教育中心的建立、運營和聯網,數字化地支持學校和繼續教育機構的教學,并建立數字世界中的教與學的聯系中心。這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還不足以使數字化提供的可獲得性——還必須檢查其質量,并進一步開發和評估。這一步怎樣實現?
答:我們已高瞻遠矚地注意了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我的理想是加速和去官僚化學校數字協議。2016年的項目目的是提供給正規和職業學校數字設備和寬帶。與各州一起,我要去掉這些障礙。
教師培訓也是我們關注的核心。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在這一領域努力。這包括學校和繼續教育中數字化能力中心和數字化支持的教學,建立覆蓋全國的協調辦公室,并進一步發展側重數字化教育的教師培訓的有質量措施。這里,再次,我們要與各州和各利益攸關方合作。這是我們發展和提供高質量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培訓的唯一途徑。
問:你也希望全德國確保教育質量?從《德國繼續教育Atlas》看,我們了解到在提供和參與繼續教育方面存在主要的地區差距。政府將針對這些差距做些什么,你期望各州各市做些什么?
答:總體上,全德國有廣泛的繼續教育機會,參與也在積極增長。這在最新一期《成人教育調查》中體現的很明顯,在2020年60%的被調查的參與者至少參加了一次繼續教育活動。
這比2018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西部和東部的比率處于可比水平。
為了提高參與繼續教育的機會,創造更多的教育機會,教育部再次啟動對市教育管理的支持——即新的“教育市項目”。以可信賴的數據為基礎,各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提供適宜的教育。通過網絡模擬和數字產品,教育景象將現代化,各市能夠確定自己的重點主題——例如,穩定技術工人和結構調整。當然,在基層,仍然號召利益攸關者為目標群體創造易于獲得的機會。目標必須是為所有公民提供機會,或數字的或當地的。
問:合作,特別是應用科學的大學、中小企業與社會和公共機構之間的合作,將通過“德國轉移與創新機構”得到促進。但在縮小教育政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上能夠做什么,這里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盡管近年來試驗教育研究獲得了相當多的資助,尤其是通過教育的資助。在你看來,應該做些什么縮小這個差距?
通過經費資助,我們成功地開發了廣泛的科學基礎以理性地制定以事實為基礎的教育政策。例如,對減少受教育障礙的研究顯示我們能夠采取具體措施改善社會性處境不利兒童和青年的機會,對教育數字化的研究項目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了解學校能夠怎樣改善這些技能的教學。
然而,一旦聯邦教育部提供了研究結果,那就是州的事情——去實施變革。而教育、科學和文化事務部的事情是利用實踐教育研究的這些結果,將其轉變為實際行動。
問:你對大學和非大學機構的期望是什么?你對合作的展望怎樣?在促進教育研究上將設立哪些重點,包括成人學習與教育的研究?
答:德國具有強大的和多樣的科學系統。各地各機構都有著名的研究和教學。根據聯邦協議,我們明確倡導在各成人教育中心與大學的強大的科學研究系統的合作。我們承諾與各種不同的合作伙伴的各種各樣形式的合作:一方面,我們促進利用和支持現存的力量開展新形式的合作,另一方面,大學和非大學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是核心目標。
與十年前相比這一方面的工作已經少了很多。為了進一步改善這種情況,我們要建立在主要科學組織里建立聯合戰略——如Max-Planck-Gesellschaft、Helmholtz Association、Fraunhofer Association和Leibniz Association——在機構間更加緊密合作并與大學合作。常常被忽視的是,不僅在大學里而且在這些研究組織中,有很強的和得到國際成人的教育研究,我希望這些研究組織能夠繼續自信地并戰略性地在科學系統中發揮作用。
問:在繼續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聯邦勞工和社會事務部近年啟動了許多革新項目。包括例如,有計劃地建立繼續培訓機構、資格津貼,聯邦就業機構修改了其作用作為咨詢機構,等等。你將怎樣構筑聯邦教育研究部和聯邦勞動和社會事務部的合作?你認為教育部在繼續教育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在全國繼續教育和節能戰略中,勞動與社會事務部與聯邦教育和研究部正在與各利益相關方一起促進為雇員和公司的繼續教育和培訓。這包括你們提到的措施。一些重要的主題是,如高級職業資格的擴大、高級學生代款措施、數字化職業培訓平臺的數字化措施,以及資助“培訓導師”的措施,這些導師直接指導學習者,他們動員學習者繼續自己的學習。
重要的是使繼續教育的機會更便利,以使更多人參與。我正在計劃“職業教育與培訓卓越革新”,目的就是為繼續教育與培訓提供新的推動力。如此,就能滿足未來不斷增長的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并為所有人提供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