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5-15 18:27:22 信息來源: 重慶日報
5月15日,由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協辦的首屆(重慶)教育評價國際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兩江新區舉行。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北京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30余位國內外教育評價專家,受邀分享教育評價改革與創新方面的成功經驗,探討以評價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本次會議以“教育評價的迭代與創新”為主題,由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發起,會議分一個主論壇和四個分論壇,約10萬人通過線上形式觀看了此次會議。
“破解教育評價‘五唯’頑疾,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貫穿到各階段、各學科和育人環境,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的改革。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的短視行為和功利化傾向,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黃政說。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帶來了《國際學生評價發展趨勢》的主旨報告,重點結合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以及自身對世界各國教育水平的認識,提出對教育評價的理解與建議;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作《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的主旨報告,分享教育評價改革推進的經驗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劉云生介紹的《第五代教育評價探索與實踐》受各方關注。重慶市正在探索的第五代教育評價,以育人為本、服務為導向、智能為特征,強調回歸育人本位,實現評價引領、服務、實施育人的目標。從2009年開始,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已與市內外119所試點校合作研究,集聚國內外300余名核心專家,建立了服務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的評價育人體系。
此外,本次會議還設置了基礎教育監測評價發展與創新、基于類型教育的現代職業教育評價改革創新、高等教育評估走向、學前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測等四個分論壇,受邀嘉賓和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了教育評價的改革經驗,探討了系統化推進評價改革的實施路徑。
自《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頒布以來,重慶市圍繞“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決策部署,著力配套體制和長效機制的統籌建立,出臺20余個教育評價改革配套文件,成立首屆全市教育評價改革咨詢指導委員會,組建專兼職督學、評估監測等專業隊伍4500余人。依托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加強與國(市)內外的教育評價機構合作,先后推動評估院與中國-泰國職業教育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重慶市“一帶一路”教育評價中心,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城市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