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11-04 16:48:58 信息來源: 網絡,由中德職教網整合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朔爾茨。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歐洲國家領導人及G7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也是朔爾茨就任總理后的首次中國之行。距離上一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最后一次訪華,已有3年之久。
在當前世界形式之下,中歐關系復雜微妙。既有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的領域,同時存在分歧爭議,甚至所謂脫鉤的風險。
因此,作為歐洲的領頭羊——德國總理的這次訪華之行,受到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他臨行前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撰文表示,即便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國仍是德國和歐洲重要的經貿伙伴,德國不想也不能與中國脫鉤。在全球性問題上,中國發揮著關鍵作用,德中應尋求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
德國工商總會主席萬斯勒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德國、歐洲乃至世界在解決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問題上都有賴于中國的參與,“沒有中國,我們永遠無法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德國黑森州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表示,中國是德國經濟最重要的“穩定之錨”。六年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2021年, 中德雙邊貿易額達2454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15.1%。
捷克左翼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揚·坎貝爾表示,德國總理率領龐大的商業代表團飛往中國表明,對德國和歐盟來說,中國作為長期合作伙伴是一個最佳選擇。
烏克蘭基輔國立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烏魯索夫·沃洛迪米爾表示,今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作為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穩定的中德關系對中德、中歐關系產生重要影響,也會促進歐洲各國對中國有新的了解和認知,從而推動實現更加健康的全球發展。
據國際媒體報道,包括巴斯夫、奧迪、西門子在內的一大批德國企業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紛紛擴大在中國投資。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數據,僅今年上半年,德企在華投資就達到創紀錄的100億歐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訪華,有一支12名企業家組成的德國商界代表團與德國總理同行,據德國商報報道,該代表團是在100多名提交申請的商界代表中選出的,涉及醫藥、化工、汽車、金融、能源、食品、體育等行業。
這其中,2018年陪同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訪問過中國的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此次也在隨行名單上。巴斯夫也是最近投資中國最大的德國企業之一。該公司最近宣布,將在2030年前投資100億歐元,在中國廣東省湛江市建設新的“一體化基地”,這也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
除了巴斯夫,多家德國企業在訪華前宣布“加碼”投資中國。
此次訪華團中,來自汽車企業的兩位CEO備受關注——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和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
大眾集團最近宣布,計劃投資約24億歐元,與中國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寶馬也透露,將再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擴大在中國的電池項目投入。
除上述德企高管外,西門子、瓦克化學集團、阿迪達斯、嬰兒食品制造商喜寶、制藥公司拜耳以及加熱技術公司Geo Clima Design的負責人也在名單之中。
據德國《商報》此前報道,100多家公司申請政府專機上令人羨慕的座位,最終12家獲準,因為中國的商業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分析稱,此次跟隨朔爾茨訪華的德國商界領袖雖然人數不多,但分量十足,既包括來自汽車、化工、制造業等德國傳統優勢產業的代表,也包括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等新興的生物科技公司,覆蓋了中德經貿中的重點領域與潛力行業。
習近平指出,此次訪問將增進雙方了解和互信,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為下階段中德關系發展做好謀劃。
我們期待朔爾茨總理此次訪華取得圓滿成功。與中方一道為新時期中德關系深入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為中歐,為世界的和平穩定增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