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3-20 12:29:26 信息來源: 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
國務院日前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指出: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匯集全球多家領先企業,將共同致力于推動智能制造設備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更新換代,以落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政策。
《行動方案》
——推動職業教育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
(解讀)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一、設備更新行動方向
《行動方案》提出要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保質保量配置并及時更新教學儀器設備。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
《行動方案》提出要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設備和軟件,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培育數字經濟賦智賦能新模式。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啞”設備改造,廣泛應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控制、智能物流、傳感與檢測等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加速“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和規模應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實現全域、全鏈、全環節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
二、強化政策保障
《行動方案》對破解企業設備更新的難點堵點作出了一攬子政策安排,為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形成規模效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不少企業擔心設備更新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導致更新改造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設備投入不足。《行動方案》提出要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這將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有效降低企業投資成本,極大提升企業設備更新的熱情和意愿。
二是強化金融政策供給。近年,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面向重點領域實施設備更新再貸款等專項政策,積極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這將在前期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直接促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投資,以設備升級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三是加強要素保障。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實施涉及用地、規劃、環評、能評、安評等多個環節,離不開土地、能源等要素支持,《行動方案》提出將技術改造項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納入優先保障范圍,能夠有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此外,對于不新增土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行動方案》明確要求簡化前期審批手續,這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技改項目落地見效。
四是強化創新支撐。大規模設備更新離不開各類設備的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目前,我國不少重大技術裝備還有待突破,產業基礎薄弱。對此,《行動方案》強調要聚焦長期困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重大技術裝備“卡脖子”難題,積極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科技攻關,這將加快提升國內設備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創新成果應用,支撐傳統產業等應用新技術、新裝備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