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6-04 15:39:32 信息來源: 新民晚報
5月30日上午,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主辦、太倉高新區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承辦的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產業園成立大會暨第三屆中德產教融合創新生態交流會在太倉舉辦。
本次活動搭建起中德產教融合創新生態與各領域的溝通橋梁,匯聚產業界、教育界、學術界的多方力量,加快建立實體化運行機制,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合作開發教學資源,推動新型科技現代化領域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賦能多鏈條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中德雙元制職教產業園正式揭牌,蘇州太倉中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造產教聯合體成立,博世互聯工業、霍拉、菲尼克斯等知名企業分享了各自領域產教融合經驗。
“此次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產業園的成立,標志著太倉雙元制教育實踐邁上了新的臺階。”太倉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華東致辭表示,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堅持改革創新,持續加大政策供給和投入力度,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堅持產才融合,扎實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開發產業園、企業、人才精準匹配的雙元制人才管理一站式服務平臺。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優化職業教育生態,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職業技能教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人才保障。
職教產業園規劃建筑面積32萬平米,建成后將每年培訓高標準技能人才5000人次,成為集技能培訓、考試認證、師資培訓、產教研究、國際教育合作、人才儲備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教發展綜合體,打造雙元制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形成雙元制教育培訓“矩陣”,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企業的多元化需求,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素質的產業人才是關鍵要素。產教融合的協作創新是實現人才培養和集聚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年)》《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應用實施意見》等要求,太倉積極探索中德產教融合共同體創新發展新生態,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
職教產業園的培訓方向圍繞太倉的產業特色布局,逐步拓展至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等領域的不同工種,讓雙元制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特色產業集群的人才“蓄水池”。當天,超20個合作院校、企業培訓中心、專業培訓機構簽約落戶,將為太倉產業升級輸送源源不斷的“生力軍”。
通過特色化、專業化雙元制人才培育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高素質人才的同時,職教產業園還將圍繞雙元制教育服務產業和雙元制教育產業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落戶,形成產業鏈“強磁場” ,打造職教產業集聚地。同時,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太倉深耕對德合作30多年,“德企之鄉”的名片日益響亮,也是我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先行示范區和中德合作的典范之地,截至目前,已有超500家德企在此落戶,并設立了15個雙元制培訓中心。
此次園區利用太倉對德合作的優勢積累,引入德國職業教育的豐富資源和優秀經驗,提供人力資源開發、職業人才培養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評價、培訓教材設備開發、師資能力培訓提升、培訓設備展覽展示、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等“一條龍”服務,初步形成一個職業教育產業鏈的“小生態”,為企業發展“充電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