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5-28 16:02:58 信息來源: 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
昨天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公眾號發布題為《德國大改移民法對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的國際合作有何影響?》的文章,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將德國國際職業培訓合作(iBBZ)和移民相結合的項目和項目群在實踐中是如何運作的?
以伙伴關系為導向的、面向發展的培訓與勞務移徙辦法試點項目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的“PAM”(以伙伴關系為導向的、面向發展的培訓與勞務移徙辦法)試點項目自2019年起運行,旨在建立德國與其伙伴國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它支持機構和企業建立跨國網絡并參與其中。目標是更好地培養其原籍國的人力資源,既服務于本地市場,也為公平移民做好準備。通過聯網、咨詢和知識轉移,促進伙伴關系移徙模式的發展,使所有有關各方都能從中受益。目前,PAM活躍在四個伙伴國家(厄瓜多爾、尼日利亞、越南和約旦)的五個行業(工業機械、運營技術電子、切削機械、烘焙工藝和綠色就業)。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顧問瑪麗亞·洛薩達(Maria Losada)指出,伙伴國家的教育機構對所需技能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需要增加透明度、質量保證和語言推廣,以提高在海外的接軌能力。
加納:培訓電工為太陽能技術人員的試點項目
為了支持全球可持續發展,iBBZ的許多項目都支持環境技術領域未來職業的資格認證。因此,AHK加納與高級專家服務(SES)和唐博斯科(Don Bosco)合作,在加納啟動了一項培訓電工為太陽能技術人員的試點項目。其目的是培養和吸引潛在的技術工人進入德國就業市場。德國加納商會總經理伯克哈特·海勒曼(Burkhardt Hellemann)在強調對未來技術工人的持續指導時描述了項目流程:這包括在德國的技術和語言培訓,以及之后的指導性的實習。通過資格認證后,他們可以受雇于德國企業,擔任專業技術工人或學徒,也可以在加納作為獨立經營者創辦自己的企業時獲得支持。該項目的資金來自私營部門:主要贊助商是Signal Iduna保險和加納儲蓄銀行基金會。該項目是具有不同背景的多元化參與者在技術工人招聘以及如何與德國經濟建立直接聯系的方面上合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埃及:專業認可和技能專家
該項目方法在世界上幾個國家生效的情況并不少見。埃及海外商會有兩個這樣的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資助的專業認可(Pro Recognition),以及自2024年初起由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BMWK)資助的技能專家(Skills Experts)項目。埃及海外商會的“移民與發展”部門負責人亞斯敏·法烏齊(Yasmin Fauzy)介紹了這兩個環環相扣的項目:專業認可(Pro Recognition)為感興趣的技術工人提供有關認證的所有問題的咨詢和支持,并在必要時提供適當的適應性資質培訓。此外,該計劃還提供求職見習班,并與歌德學院合作進行語言和國情準備。此外,通過與地區歡迎中心合作的在線迎新活動,會使技術工人在認證程序期間或之后與在德國的潛在雇主聯系起來。
近年來,埃及一直在加強實踐和就業導向以及基于能力的職業教育方面的投資。
與之相匹配的技術工人的潛力也很大,但埃及就業市場上的職位卻很少,因此當地技術工人非常希望移民到德國,這就是“技能專家計劃”的切入點。埃及海外商會旨在建立一個經過認可程序和海外商會認證的合適候選人庫,并進一步發展職業培訓結構的試點,以便在試點基礎上進行技術工人移民培訓。
本篇屬于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工作人員18511631946(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