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5-27 16:10:58 信息來源: 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
德國最近修改了法律條例,以更好地促進就業移民。這對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的國際合作有何影響以及已經取得了什么成果?
技術工人的短缺是世界范圍內的挑戰,其主要原因通常是人口發展以及缺乏或不適當的職業培訓。在德國,除了提升現有的國家潛力外,吸引海外的技術工人和學徒也是確保技術工人供應的另一支柱。在南半球的國家中,人口結構的發展情況與德國截然相反,但卻常常缺乏所需的職業技術資格,有時在就業市場上也缺乏機遇。因此,提升職業教育和移民至就業前景更好的國家也成為了重點。然而,公平且可持續的就業以及培訓教育移民也是一項復雜且通常耗時的挑戰。
為了促進海外熟練技術工人的移民,德國進一步制定了《德國技術工人移民法》;它將在2024年6月1日前逐步生效。在移民的職業資格認證方面,國際職業培訓合作(iBBZ)尤其在其原籍國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是GOVET在2023年底舉行的國際職業教育合作圓桌會議專業研討會上所關注的焦點,主題是“為德國人才招聘提供海外資格認證措施”。來自國內外的80多名參與者就經驗、挑戰和成功因素進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包括來自聯邦各部、大使館、聯邦州、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以及海外商會的代表。
1、關于技術工人移民的新法律規定
《技術工人移民進一步發展法》為熟練與合格技術工人開辟了新的移民途徑,這也將改變德國對職業認證的規定。例如,即使在不承認其外國專業資格的情況下,也可能允許其入境和就業。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BIBB)團隊的Alexander Studthoff在他的演講中分享了關于國外職業資格認可的見解,這是國外資格認證的重要參考。
以前,只有當海外技術工人的學歷得到德國認可,或者他們在德國接受過培訓,才能在德國工作。根據《居住法》的規定,只有滿足德國培訓要求的專業人員才被視為熟練技術工人。因此,獲得職業技術認可是獲得居留權并使其資質適應德國就業市場的先決條件。
自 2024 年 3 月以來,該法律的進一步發展為現在的技術工人移民提供了三個支柱:技術工人支柱、經驗支柱和潛在支柱。
在技術工人支柱下,德國仍然要求對資格的充分認證,以便技術工人的移民們被允許在德國繼續作為技術工人工作。但同時為他們提供了更多自由,例如在職業選擇方面。
在另外兩個支柱下,在某些條件下,現在也允許未獲得認可的技術工人移民德國并從事非監管職業。前提條件是在培訓所在的國家/地區獲得的國家認可的學歷、最少兩年相關工作經驗和最低工資或集體協議工資,也可以使用雇主事后認可協議(認可合作伙伴關系)代替兩年工作經驗。另外,擁有經過BIBB認證的AHK(德國海外商會聯盟)資格也是必需的。
在潛力支柱支持下,允許其在沒有具體工作合同的情況下入境找工作或實習,前提是其已經獲得了專業技術工人資格的認可,或者根據各種標準積累了足夠的分數(如在其原籍國獲得的官方認可的學歷和A2德語或B2英語水平)。與以前的制度一樣,某些職業將繼續享有豁免規定,如IT專家、職業司機或季節性農場工人,以及來自西巴爾干地區的人員。這些人員仍可以在沒有證明的資質的情況下在德國工作。
初步總結:新的法律法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方式以獲得職業認知,但這同時也增加了指導和咨詢的需求。《技術工人移民進一步發展法》可以為勞動力市場帶來更多靈活性、減少評估要求以及加強雇主參與。然而,還有很多關于外籍技術工人的政策實施和長期融入的方面有待澄清。
2、通過跨國技能伙伴關系實現三重共贏
GOVET專家Sepehr Shahin在關于跨國培訓伙伴關系(即所謂的技能伙伴關系)的演講中重點介紹了iBBZ的現有方法。技能伙伴關系有可能使就業移民更加公平和可持續,同時也有助于擴大規模。這些是基于公共和私人機構參與的雙邊協議的合作伙伴方法,旨在為所有參與方帶來利益:來源國(原籍國)、目標國、移民,理想情況下還有其他方面。這些都應考慮到,以實現三贏或多重共贏的方法,盡可能考慮到所有可用的視角。
此外,技能伙伴關系通常會考慮到移民就業的所有固定流程階段,從海外招聘和(預)培訓,到語言學習、簽證程序,再到入境、尋找住房、進入教育和就業,以及進一步的培訓,如果必要的話,還包括返回其原籍國。在實施過程中,兩國都提供資源(主要是專業知識和財務資金),并且在原籍國為目的地國家或伙伴國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資格認證。技能伙伴關系有助于實現從分散的、無組織的移民轉變為受管理的、準備充分的移民。通過iBBZ,其參與者在原籍國通過咨詢、網絡建設和當地資質認證項目得到支持。該技能合作伙伴關系方法得到了2018年聯合國《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以及聯邦政府的技術工人人力資源戰略和聯邦總理轉型聯盟的支持。
本篇屬于中德職業技術教育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工作人員18511631946(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