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5-14 16:34:49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德國新版《技術移民法案》第二階段近日正式生效。該法案降低了非歐盟國家技術勞工到德國就業的門檻,旨在吸引更多勞動力。德國政府表示,新法案使具有專業經驗的技術人才和學徒更容易來到德國,法案的生效是德國彌合技術人才缺口的重要措施。
2023年7月,德國通過新版《技術移民法案》。該法案分三階段陸續施行。第一階段已于去年11月生效,主要涉及歐盟“藍卡”改革。新“藍卡”計劃將最低年薪限額從5.84萬歐元降低為4.38萬歐元,這意味著擁有大學學位并獲得工作機會的人,只要年收入達到4.38萬歐元,就有資格獲得就業居留許可。
新版《技術移民法案》第二階段引入了“認可伙伴關系”。這意味著,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專業人士可以在入境德國后再開始申請必要資格認證,獲得資格認證需要至少兩年的職業培訓或取得大學學位,并達到A2級德語水平。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到德就業,甚至不再需要德國正式承認其外國學歷,只需學歷簽發國承認即可。其中,信息技術類專業人才進入德國勞動力市場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必要相關工作經驗由3年減少為2年,不需要職業資格或大學學位認證,辦理簽證不需要語言能力證明。
法案第三階段將于今年6月生效,主要為求職“機會卡”制度。根據該法案,德國將為尚未獲得工作崗位但具有就業潛力的技術工人發放“機會簽證”。依據專門設計的積分系統,德國政府將根據外籍人員的年齡、語言技能、專業資質等12項標準進行評分,超過6分即可獲得機會簽證。持有機會簽證的外籍人員,可以在沒有雇傭合同的情況下在德國居留一年找工作,且最多可以延長至兩年。
德國實施如此大幅度的移民改革,源于日趨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300個職業中,有400個職業存在人員短缺問題,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增至560個。其中,護理、司機、汽車工程、餐飲服務、建筑電氣、金屬構造等行業面臨的人員短缺問題最為嚴重。根據德國聯邦勞工局的統計,目前在德國找到一名合適的水管工平均需要207天,找到一名挖掘機司機平均需要198天,找到一名油漆工平均需要171天。
德國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所預測,如果沒有移民到來及動員儲備人口就業,到2035年,德國適齡就業人口將減少750萬人。德國聯邦勞工局2021年曾發出警告,德國每年需要40萬新增勞動者來填補勞動力缺口,接納更多技術移民是填補勞動力缺口的最好方法。但在2021年,只有4萬人愿意申請來德國工作。
德國工商總會表示,目前德國約有200萬職位空缺,這些空缺已經造成約1000億歐元的經濟損失。德國復興信貸銀行認為,德國需做出政策改變,以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