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1-21 16:29:43 信息來源: 新華網
20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國際教育創新趨勢研討會”在京舉辦。本次研討會主題是“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旨在匯聚國內外教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實踐工作者,共同探討世界范圍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充分交流和研判國際職業教育創新趨勢。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李智、人民網董事長葉蓁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辦公室教育官員崔美英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發布了《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2025》。
本次發布的《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2025》,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的重要研究成果。報告旨在深刻把握和科學闡釋全球職業教育發展的最新理念、政策、模式和實踐,攜手推動全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助力,為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貢獻職業教育的智慧和力量。課題組以近年來國際國內核心期刊、國際組織報告、國際會議的會議成果以及各國政策法規中權威文獻資料為主要依據,在文獻計量學和定性分析、國別與國際組織案例分析、德爾菲法等專家小組研判的基礎上,基于大量的事實、數據和案例,圍繞職業教育的功能地位、育人目標、辦學模式、轉型方向、組織形態、師資隊伍、治理體系、國際協作等方面,對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作出基本判斷。
報告認為,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表現在八個方面:一是公共產品化:日趨彰顯公共產品屬性。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大力推動下,職業教育在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和產業發展中日益呈現出公共產品屬性。二是整體技能化:從注重單向度轉向整體技能發展。三是多元協同化:重視多主體協同與多樣化供給。報告顯示,全球不同國家致力于構建多元協同機制以深化產教融合程度,在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束縛的基礎上,促進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等多方緊密合作,確保職業教育內容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四是轉型數字化:伴隨產業數字化整體轉型。在數字經濟浪潮與產業變革趨勢下,數字化轉型成為世界范圍內教育轉型的重要方向,全球共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一方面,數字技術賦能職業教育轉型。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賦能產業數字化升級。五是泛在終身化:支持全生命周期技能重塑。報告顯示,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崗位更迭不斷加速,技能學習、更新與重塑成為人們在未來社會的持續性追求。應對學習者全生命周期技能學習、更新與重塑的需求,職業教育日益呈現按需、靈活、個性化特征。六是產教雙師化:在產教互嵌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報告顯示,國際社會日益重視為職業教育教師拓展兼容性的職業發展路徑,強調“產教雙師化”——即教師既需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能在“教師”與“工程師”身份間實現自由切換。七是法治體系化:構建多維法治保障體系。依法治教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報告顯示,各國通過加大教育基本法中職業教育的比重、細化職業教育專項立法、完善資格框架體系、健全職業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等舉措,持續推動職業教育法治體系建設。八是國際一體化:推動合作機制和標準體系的銜接兼容。全球化推動了各國經濟、文化、社會的緊密聯系,跨國就業成為趨勢。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能型人才、搭建國際化學習與競賽平臺以及推動區域和全球職業標準共建,成為促進產業技能人才全球流動的重要驅動力。報告呼吁各國攜手并進,共同開創職業教育更加美好的未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本次研討會的主旨報告環節,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黃輝對高質量職業教育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建議;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王銨介紹了探索國家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實踐樣板的經驗;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建同探討了社會組織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中國實踐經驗;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首席顧問祝智庭及多位嘉賓分別進行了闡述。
在圓桌討論環節,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志群、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數字教育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忠寶等多位嘉賓圍繞“職業教育與全球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自由充分討論。
在實踐探索交流分享環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王琪、文華在線董事長兼總裁金善國、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校長黃艷、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總督學、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考試中心主任張勇圍繞“職業教育實踐創新”進行了主題式發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于發友主持本次研討會開幕式,副院長李曉強致閉幕詞。研討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國內外200余位國際組織、政府機構、職業院校、普通高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代表和嘉賓線下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