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3-11 18:22:12 信息來源: 南京日報
德國當地時間3月6日,中國·南京—德國·斯圖加特經貿合作交流會在斯圖加特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走進德國·選擇南京”。會上,14個項目現場簽約,涉及先進制造業、金融服務、藝術、體育等領域。200余名中德工商界人士出席活動,大家共聚一堂,深化合作交流,共贏美好未來。
在“彼此成就”中共建合作網絡
交流會上,會展、金融服務業合作,科技、文體服務業合作,增資擴產、戰略合作等14個項目現場簽約。
“我剛受邀參加了在施瓦本哈爾舉行的世界隱形冠軍峰會,企業家朋友們對中國市場熱情高漲,在華有業務的增資意愿強烈。”交流會上,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黃昳揚分享的消息讓大家士氣高漲。他說,當德國質量和創新遇上中國效率與活力,必將成就更好的彼此。
南京和斯圖加特同為本國重要工業城市和科創中心,是中德地方交往的先行者。南京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正是中國作為投資熱土的縮影。
巴登—符騰堡州經濟、勞工與旅游部部務主任邁克爾·克萊納表達了與中國強烈的合作意愿。他說,巴登—符騰堡州與中國在生態轉型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潛力,中德兩國企業可以在合作中實現完美互補。
南京與德國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雙方之間的交往合作源遠流長。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南京累計批準及設立德國投資項目304個,合同利用德資32億美元,實際使用德資21.7億美元。據2023年度外商投資企業年報數據,目前全市存續德資企業150家,銷售(營業)收入253.5億元、利潤總額34.6億元。
在“南京實踐”中共享發展機遇
“2018年和2023年,我有幸到訪南京,深切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國際隱形冠軍協會主席、德國巴伐利亞中國中心負責人史晗在會上就定下了月底隨隱形冠軍代表團訪問南京的計劃。他說,南京作為全球貿易、科技和研究的樞紐,連接國際市場,匯聚大量高素質人才,眾多落戶南京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在生產領域扎根發展,也在研發、銷售和服務等方面展現出卓越實力,期待南京與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合作不斷拓展。
今年,位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的賀利氏貴金屬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即將迎來10周歲“生日”。
交流會上,回顧在南京的10年成長歷程,賀利氏貴金屬集團執行副總裁馬庫斯·漢納卡深有感慨。他說,正是在南京,賀利氏突破諸多技術壁壘,這些突破性進展使賀利氏在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占據了關鍵推動者的地位,也加速推動了中國綠色化工產業的發展。他表示,賀利氏始終致力于支持南京打造全球創新中心,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南京攜手書寫可持續發展、創新和共同成長的新篇章。
博世集團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穆安帝和科倍隆集團總裁烏爾里希·巴特爾也分享了其發展壯大的“南京實踐”,并表達了與南京深化合作的意愿。烏爾里希·巴特爾表示,近年來,科倍隆在高端設備、增資擴產、自動化生產方面與南京進行了深入合作,得益于南京市政府的支持和南京科技創新、產業強市的“氣質”,科倍隆在南京實現了很好的發展。
在“雙向奔赴”中共拓全球商機
當前,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蓬勃興起,為全球企業帶來了豐富的合作機遇。
在當天的交流會上,泉峰集團旗下Flex電動工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紐納、埃斯頓歐洲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杰拉爾德·米斯、天加集團歐非中東地區總經理維爾維希等南京在德投資并購企業代表圍繞“共拓全球商機”,深入探討了通過全球資源配置與海外市場開拓實現雙向共贏的實踐路徑。
泉峰集團1994年落戶南京,從一家只有3個人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領先的電動工具和戶外動力設備制造商。10年前,泉峰集團收購了總部位于德國的Flex電動工具有限公司。“Flex電動工具公司正是得益于泉峰集團的并購,才重新進入新的增長模式并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份額,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克里斯蒂安·紐納說。
總部位于南京的天加(TICA),2018年收購SMARDT公司,目前在德國法蘭克福、呂內堡、斯塔恩伯格,法國南特和英國伯明翰設有銷售分公司。維爾維希表示:“我們正在利用TICA和SMARDT的全球機構,在全球供應鏈、產品開發以及全天候國際客戶服務等領域協同發展,大大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埃斯頓是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制造商,去年8月成立埃斯頓機器人歐洲股份公司,向歐洲市場供應來自南京的高科技機器人。
交流會上,杰拉爾德·米斯向大家展示了一組數據:2011年,中國每萬名生產員工擁有16臺機器人,機器人密度為0.16%;德國每萬名生產員工擁有254臺機器人,機器人密度為2.54%。2024年,中國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生產員工470臺機器人(4.7%);德國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生產員工429臺機器人(4.29%)。
“13年間,中國在自動化程度方面超越了德國,對于埃斯頓來說,作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供應商,這個數字是決定埃斯頓來到歐洲并與歐洲生產行業合作,提供高效、高品質機器人的重要依據之一。”杰拉爾德·米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