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教育廳公示擬申報本科學校:以河南理工大學鶴壁工程技術學院為基礎設立河南信息科技學院、以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設立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河南省教育廳關于擬申報本科學校的公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根據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考察情況,擬按程序申報以河南理工大學鶴壁工
摘要: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發布了“可持續職業培訓 - 面向未來的培訓(NIB)”項目的資助指南。該“可持續工作”計劃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歐盟通過歐洲社會基金+ (ESF Plus) 共同資助,總額超過 4300 萬歐元。目前,它支持 21 個正在進行的項目,為公司培訓員工實施和建立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教育產品。該計劃旨在為相應職業教育和培訓措施的制定、測試和實施提供資金。同時在
摘要:12月4日上午,保定市產教融合行業協會第一次成員大會在河北省保定技師學院召開。保定市發改委、教育局、民政局、審批局、人社局主管負責同志,長城汽車、立中車輪、奧潤順達、河北農業大學、保定學院、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保定理工中專、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等三十余家會員單位代表參會學習。大會由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秘書長劉宇主持,高質量就業的前提是高質量技工教育,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是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
摘要:12月5日,由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中方理事會主辦的中德機電一體化雙元制本土化標準研討會在河北省保定技師學院召開。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中方理事會秘書長劉宇,法蘭克福科技創新學院副院長諾曼·霍爾茨教授,保定技師學院、廊坊技師學院、滄州技師學院等部分職業院校負責人和企業代表,針對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元制教育本土化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交流和討論,為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研討會致辭首先是河北省保定技師
摘要:據近期德國工商總會(DIHK)調查,在職教培訓領域引入國際學員的趨勢已從德國大型企業逐步擴展至中小型企業。目前約48%的德國企業已經招聘或將嘗試招聘該類人才,且比例比2019年(41%)顯著增加。 據 2024 年 6 月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2023 年德國全國人口數量凈增約 70 萬,其中移民人數仍保持在較高增長水平。德國企業正充分利用日益增長的移民,以期有效緩解本國專業人才缺乏問題。
摘要:產教融合獲殊榮蒲江職教啟新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公布“工業強國少年行”工業文化研學活動任務承擔機構(第一批)名單“中德工業4.0產教融合基地”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機構2019年,蒲江縣教育局與成都德信雙元培訓學校聯合打造了“中德工業4.0產教融合基地”。從2022年起,蒲江縣職業中學與成都德信雙元培訓學校按照工信部的工業研學國家標準,在課程、運營、管理等環節開展規范化建設。2024年上
摘要:當前,日益嚴重的技能人才短缺給德國帶來巨大挑戰。德國大學發展中心( CHE)聯合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Stiftung)于近期發布報告,圍繞如何使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過渡環節靈活化、暢通化且具有針對性提出五點行動建議。 一、加強職業導向政府應針對從學校到職場的過渡提供個性化且開放式的咨詢服務,就業顧問或就業教練應在這方面提供相應支持。學生只有了解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等
摘要: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支持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先行先試,形成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本文整理自浙江工業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曉、金華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王振洪以及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石油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李薇就中國教育
摘要:新華網天津11月22日電 11月21日晚,2024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冠軍總決賽在天津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生產單元數字化改造項目勇奪冠軍,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天津海運職業學院獲得亞軍,法國格勒諾布爾阿古斯學校、緬甸瑞波政府技術學院獲得季軍。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聯合中國32個部委、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等共同舉辦的國際性、公益性職業院校綜合技能競賽。賽事
摘要:首個由我國主導的世界職教合作組織機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外賓見證下,11月21日在天津舉行的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上正式成立。目前已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行業企業以及教育組織等89個機構作為首批成員加入聯盟,其中包括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業代表,以及13個行業協會和教育組織代表。“聯盟成員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國外職業教
摘要:中新社天津11月21日電 (記者 周亞強 王君妍)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21日在天津開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名政府官員、駐華使節、國際組織和院校代表等齊聚一堂,共探“創新賦能未來 技能塑造人生”,推動全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11月21日,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舉行。圖為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開幕式上,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指出,職業教育應順
摘要:新華社柏林11月21日電(記者褚怡)提起職業教育,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久負盛名。這種將理論學習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被認為是德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在當前數字化時代,面臨挑戰的德國職業教育努力向數字化轉型,關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技術培訓。“雙元制”培養技能人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歷史悠久,在世界職業教育領域頗具影響力。其中“一元”指職業學校,另“一元”指從事培訓的企業。接受
摘要:德國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Kultusministerkonferenz, KMK)新下設的教育部長級會議(Bildungsministerkonferenz, Bildungs-MK)于本月首次召開,會上通過了一項關于校園人工智能應用的文件,就如何在各州學校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框架性行動建議。建議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在教與學中的應用、人工智能背景下考試模式的變革、人工智能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人工智能的
摘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單位: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排位賽已于2024年11月18日全部完賽,經現場比賽、成績公布等環節,5支晉級冠軍總決賽的隊伍已產生,現予以公布(見附件)。?附件: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冠軍總決賽參賽隊伍名單?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行委員會(籌)????
摘要:當地時間11月1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習近平指出,今年4月你訪問中國,我們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半年多來,兩國在綠色發展、可持續交通、對非洲農業合作等領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德關系持續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發展處于關鍵十字路口。中國和德國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要堅持從長
摘要:11月20日至22日,教育部將在天津舉辦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點擊跳轉)。11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本次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以及中國職業教育開展國際合作的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彭斌柏介紹,目前全國27個省份的200多所職業院校與70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設立了400多個辦學機構和項目,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國際合作的生力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
摘要:2024年11月13日,2024年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考試標準暨太倉市職業教育人才發展研討會舉行,德國客尼新能源汽車(太倉)培訓中心現場揭牌,結合太倉及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發展需求,為中國特色現代化學徒制的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作為中德職業教育合作的新標桿,德國客尼新能源汽車(太倉)培訓中心啟用后將面向長三角地區及周邊的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專業師資培訓,進一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
摘要: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積極謀求更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已成為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通過不斷完善教育對外開放總體布局,統籌規劃、重點推進,我國逐步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構建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教育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高。一是我國教育的“朋友圈”逐步擴
摘要:中德雙方達成的1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達87.65億元人民幣,將持續推動重慶與德國先進制造業共同發展與合作。
摘要:日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國比勒費爾德中等企業應用技術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舉辦開學典禮,經濟管理學院、智能制造學院111名新生正式開啟學習生活,在實踐中錘煉過硬技能。德國比勒費爾德中等企業應用技術大學是德國教育部認證、首批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學校與“隱形冠軍”企業合作,培養了眾多具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據了解,該合作辦學項目是江蘇省首個高職院校與德國應用本科大學合作辦學
摘要:《光明日報》09版以《濟南職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增效》為題,對濟南職業學院產教融合典型經驗進行報道,一起來看詳細內容~回眸2023年,濟南職業學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一年,學校入選全國首批28個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獲第八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首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成立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體和比亞迪標桿產業學院,設立
摘要:從機械工具和汽車零部件,到今天的AI工業機器人、移動光伏儲能、精密醫療器械等黑科技:創業者們正前赴后繼地進軍德國,在工業4.0的發源地推動中國科技品牌的全球化進程。1999年冬,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作者注:德文Nordrhein-Westfalen,簡稱NRW,德國最大的工業聯邦州)的一座小城雷姆沙伊德(Remscheid)里,一名來自江蘇丹陽的40歲中國企業家朱國平悄然成立了一家德國有限公
摘要:據歐盟出版局官方網站報道,歐盟委員會下屬的就業、社會事務和包容總司與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Cedefop)聯合發布了一份名為《職業教育與培訓和綠色轉型》(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Green Transition)的實踐綱要報告。該報告旨在通過實際案例展示職業教育與培訓(VET)在推動綠色轉型中的關鍵作用。VET在綠色轉型中的獨特貢獻報告的
摘要:德國認為印度工人已為德國確保技術人才和創造價值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進一步擴大印度技術人才的引進。在德國技術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德國政府希望通過印度技術人才戰略填補空缺。聯邦勞工部長 Hubertus Heil 表示:“印度技術人才的涌入已經是我們國家的成功故事,作為戰略的一部分,我們正在繼續采取 30 多項措施。”為了吸引并保留人才,該策略涵蓋了多項措施,例如:1、協助他們更合理地安排適宜的工作崗位